惦记 第69节(1 / 2)
左渔有些涩然地端起矮桌上的酒杯,可是冰凉的酒液入口,太呛、太辣,她根本招架不住。
她很少喝酒,但这时候突然很想尝试,于是又强迫着自己小口小口地抿。
始终是要锻炼出来的,更何况她接下来要去美国交换了,没点酒量怎么办?
后面,几个女生去了餐饮区,左渔旁边的位置空了出来。
百无聊赖时,左渔拿起手机,恰好看到群里刚刚分享的那个帖子,她顺手点了进去。
这个贴子很火,各种表白陈延以及求联系方式的,左渔入学两年了,竟然都不知道他在学校里这么火。
正看着,旁边落下一道阴影,她抬头,看到陈延走到她旁边,自然而然地落座。
忽然有些心虚,左渔匆忙摁灭了屏幕,拿起酒杯状似自然地问:“什么时候有空啊,请你吃饭。”
“都有啊。”陈延大剌剌地敞着腿靠坐在沙发上,挑着眉笑望她,“看你?”
左渔“哦”一声,捧着酒杯感觉脑袋轻飘飘的,见鬼了,怎么那么像,她甚至好像闻到了久违的一股柏树香味。
明明这股香味她曾经只在许肆周身上闻到过,她肯定是喝醉了,她忍不住地想。
可下一秒,当她往后靠坐在软皮沙发上,陈延突然倾身过来,伸手拿走了她手上的酒杯:“别喝了。”
左渔愣愣然看向他,视线带着自己都不自知的迷离。
陈延指了指她的脸,然后将她的酒换成了果汁:“你的脸,好红。”
左渔睫毛颤了颤,呼吸倏地顿住,因为他身上的味道跟许肆周真的太像了,清淡好闻,凑到她鼻尖,根本就是如出一辙。
也许是喝了酒,左渔正处于微醺的状态,想也没想的,抓住了陈延的衣袖,眼里有薄薄的雾气:“你身上的味道好——”
她本来想说,好像一个人。
可是因为她的思绪一时无法连贯,所以话到一半就止住了……变成了“好好闻”。
陈延眉心一凛,眼底垂下,有些怔住,自嘲地一扯唇。难道只有靠跟那个人相似,才能引得起她的一点关注?
他喉结轻飘飘地滚了下,有些敷衍地说:“嗯,换了沐浴露。”
那一晚,陈延与许肆周的种种相似,左渔总觉得是巧合。
因为后来,她再没从陈延身上闻到过类似的味道。
她在那周的周末请陈延吃了饭。
然后大二的暑假开始了,那段时间左渔因为在等签证没回恫山,可学校里大部分人都放假回家。
她每天晚上忙碌到图书馆闭馆,然后又会到学校附近的一间清吧喝酒。
她这个人就是这样,认定了一件事就会去做,所以当她发现自己不会喝酒后,就开始学。
但她也很清楚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的酒量,控制着自己每日一杯。
大概去了两晚,第三晚的时候她接到了陈延的微信,问她在哪里。
左渔坐在清吧里,跟他聊起天,才发现他也没有回恫山。
聊着聊着,陈延听到她在学校外面的清吧喝酒,于是也赶了过来,但十分凑巧的是,他赶来的时候,左渔恰巧被一个男生搭讪。
当时她礼貌地拒绝后,男生还不死心,又拦着她要微信。
陈延赶到的时候,手抄着兜,走到左渔身旁,手自然地搭在她身后的高脚凳上,眼神冷淡地睨着那男生:“要微信是吗?”
男生感受到了陈延身上透出的压迫感,有些不自然地皱起了眉头,犹豫了一下,问:“你是她男朋友?”
陈延不答,漫不经心地从兜里拿出自己的手机递给那男生,声音里带着不正经的懒:“她的手机在我这,加吗?”
这话说得巧妙,潜台词是“你如果再纠缠她,就得先过我这关”。
左渔笑笑,托着腮看男生垂头丧气地走远,一本正经地朝他伸手:“给我吧。”
陈延身姿高瘦,五官被暖黄的地灯衬得硬朗分明,挑眉间看她一眼。
“我的手机啊。”左渔手掌摊开,掌心朝上,活色生香的小表情里透出娇憨,“你刚刚不说这是我手机吗?”
陈延看她一眼,喉结滚了滚,拿着手机的尖角点点她的手掌心:“你一个女孩子出来喝酒,也不找人陪,不知道自己很受欢迎吗?”
校园论坛里,奉她为女神的贴子火得连他都知道。
左渔笑了笑:“这间清吧是我们系一个女生开的。”
言下之意是,你不用担心啊。
只不过这段时间她回老家了。
陈延一只脚将她对面的高脚凳勾过来,望着她:“那你回宿舍呢?”
那会儿左渔是真的有点微醺了,竟然亮起了自己的拳头:“我学过防身术的,力气很大。”
陈延无奈低眉一笑,左渔专项体育课学的几个招式确实挺实用,但碰上像他这样高挑的男生,她的“力气很大”可能不太管用。
陈延干脆撂下手机,陪她闹:“来,打我一拳,老子倒要看看你有多大力气。”
蓦地,左渔懵了懵,被他这句话击中,仿佛时光飞速倒流,眼睛一下子就酸了。
曾经,许肆周也说过跟他一模一样的话。
那时候,他将她考拉抱到楼梯扶手上,她心一惊,威胁他说如果他再不放她下来,她就要咬他了。
可是他却依旧很拽很纨绔地说:“那就咬吧,老子倒要看看你有多大力气。”
左渔声音有些沙哑地说:“陈延……你真的好像一个人。”
陈延神情凝了凝,透过她这样一双思念到极致的眼里看到她对那个人的爱,不动声色地移开脸,伸手指向远处的海报:“像他是吧,很多人都这么说。”
陈延随手一指,指的是16年大火的电视剧《太阳的后裔》里男主角的海报,柳时镇大尉穿着迷彩军装,双手叉着腰,目光坚定而深邃。
左渔随着他的动作看过去,心里有惦记,但也低低地配合着说道:“是。”
话题就这样被岔过去。
可左渔却记起之前去杭州参加学术论坛,她陪室友去了趟灵隐寺。寺庙内古钟悠悠,庙宇楼阁,远山如黛,鸟鸣啁啾,僧人说,遇见什么人,喜欢什么人,皆有命数。
左渔有些遗憾地听进去了,以为年少时的爱恋大多无疾而终。
之后的一个星期,左渔前往美国,伴随着波音747的轰鸣声,她飞抵了大洋彼岸。
那一年,她忙忙碌碌,即使去到陌生的环境,她依旧适应自如,每天上下学,认识了新的朋友,和各种肤色种族的老师同学探讨学术问题,每天过得自由且充实。
从一个小县城,她来到了更大的世界,见识过曼哈顿悬日,也到过波士顿自由之路,看过费城的思故河两岸的樱花,也淋过华盛顿的雨。
大四她结束交换,回校准备毕业。
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活,实习的实习,考研的考研,每个人都很忙碌。
左渔放弃了学校的保研名额,准备申请英国牛津大学dpir的国际关系硕士。
她申请的是一年制研究准备硕士,授课式,但录取条件严格,光是申请材料,她就十分认真地准备。
成绩、简历和外语能力于她而言不是问题,同时院里的几位大牛教授都非常认可她,愿意给她撰写推荐信给她引荐。
所以,她写完个人陈述和两篇ws后,就开始着手准备面试了。
毕业前夕,一切终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