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(1 / 1)
就像李明夜所说的那样——那些天天骂着她的人,连她长什么样都闹不明白,难道还能影响到她的工作吗?更何况那些在网络上天天叫嚣的人,放到现实中来,指不定连看她一眼都不敢。要知道,她在名义上可是苏格兰场的专家呢!
就像一头狮子永远不会关注被踩在脚下的蝼蚁,一个天才也不会关注金鱼们的窃窃私语。
虽然物极必反,无人引导的舆论出现了一些为雪莉·李平反的征兆——其中几个一看就是苏格兰场的人披的马甲,而冲在最前线的明显就是约翰——但李明夜暂时还是没有明目张胆地回伦敦的打算。
麦克维提虽然死了,但莫里亚蒂还活着。而回头望过去麦克维提此次谋划的开端到结束,很明显就能看出其中似乎并没有莫里亚蒂插手的痕迹——不论是帮助还是插刀,莫里亚蒂安静的像是一个看客。这对于莫里亚蒂先生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现象,这个一天到晚见天地盼望着火上浇油的戏剧爱好者可没这么安分。
但如果他其实在暗地里谋划着什么的话,那一切都说得通了。
实际上,当想明白这一点——也就是麦克维提死去的第二天,他们二人是琢磨着立刻回到伦敦的。但隐藏在暗处的莫里亚蒂引起了两位咨询侦探的警惕,他们干脆请迈克罗夫特帮忙伪造了他们仍旧在瑞士的假象,随后才悄悄地绕了一个圈子,以新的身份重新进入了大不列颠的领土。
他们回英国的路线基本就是沿着麦克维提的逃亡路线逆向进行的,甚至他们还以新的身份指引了特工们抓住了一些麦克维提的余党——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身份消耗的很快。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,迈克罗夫特提供的身份质量上佳,那些都是i6的战略储备,基本上都是从证件的出生时间开始伪造的!
沿着那些蛛丝马迹,两位咨询侦探简直堪称无往不胜。甚至他们还从麦克维提的余党口中追溯到了一些莫里亚蒂的手下——这也算是揭开了一个谜了,李明夜一路上受到了那么多的暗杀,就有不少是莫里亚蒂提供的线索。这位咨询罪犯擅长使用高科技和监控,着实是给李明夜找了不少麻烦。但实际上,如果他亲自插手地早一点,说不定在温彻斯特就可以将她置于死地,并且能直接将罪名推卸给麦克维提。
“看起来莫里亚蒂似乎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啊。”李明夜当时顶着一张典型的美国女性的脸孔,若有所思地盯着审讯室里头的那个“意外之喜”。“你想必也看出来了,夏洛克……麦克维提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,简直在竭尽全力地逼迫我杀了他——除了他还能有复仇的余地之外,我简直找不到别的解释。教授先生可不是有多大度的人,如果不能复仇的话,他会竭尽全力地和我同归于尽的。”
“他们居然还能彼此信任,这也让我有些意外。莫里亚蒂或许有自己的打算,但他肯定在策划一件大事——虽然我不知道那件事情会有多大。”夏洛克撇了撇嘴,“所以伦敦又要热闹起来了,我们最好还是加快进度,赶紧回去比较好。我可不想再一次地错过戏剧导演奉献给我们的新剧目了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
感谢小小白的地雷
感谢窗下盆栽的地雷
感谢vi-惘途的地雷
感谢夜双月的地雷
感谢竹子竹子的地雷
过渡章,作者今天感冒了,连小剧场都不想写了qaq
明天案子又要来啦
说起布鲁塞尔,世人大多只知道这是比利时的首都,因其环绕全城的哥特式建筑和全欧洲最精美的博物馆闻名于世,可以说是欧洲最出名的旅游胜地了。游客走在布鲁塞尔的街头,往往会产生一种穿梭于历史之中的虚幻与厚重感——那些堂皇华美的古建筑、保留良好的庄严古迹与静静流淌的塞纳河,无不将布鲁塞尔的冬日烘托得更为清冷肃穆。
而这清冷肃穆之中却又有一丝别样的、比利时式的精致慵懒,高贵庄严如中世纪那些斜靠在躺椅上悠然凝望着花园的贵妇人,散漫可爱的同时又带着一丝血脉中固有的高不可攀的尊严。那是旧历史塑造出来的尊贵感,透着厚重的古韵,令人在观赏美景的时候,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呼吸。
李明夜一边从自己的脸上搓下那些假体和伪装,一边随手掀开半截窗帘往外看。此处是布鲁塞尔首都区一家高档酒店的情侣套房,稍微拉开一点落地窗那厚重的窗帘,就能将首都区的繁华与古朴尽收眼底,如一眼能看尽几百年的岁月变迁。
她瞟了瞟外头似乎有些雪意的铅灰色天空,似乎有些感慨。但最终她的目光还是重新恢复了冰冷镇定,漠然地注视着对面的一幢民居,而对面的警车还没有完全走完,一副忙乱的景象透过玻璃映在前任咨询侦探冷酷的视网膜上。
——这正是她与夏洛克入住这家酒店的原因。那是一栋空置出租的房子,曾经被麦克维提的党羽作为短暂的落脚点,而房东甚至毫不知情。夏洛克装作短途游客上门打听租房的时候,发现那房子里居然还有住宿的痕迹——天知道他只是想上门碰碰运气,看看能不能采集到一些dna或者其他别的什么的,谁知道天降馅饼呢?
随后二人就干脆在民居的对面找了家酒店住下了——以一对法国情侣的身份。而比较尴尬和不凑巧的是,那民居的最佳观察点是一间情趣套房……